首页 >综合 > > 正文

资阳乐至检察院:汇聚“萤火”之光 照亮成长之路|当前要闻

发布日期:2023-02-25 12:06:21 来源:四川经济网 分享

近年来,乐至县检察院在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发现,偏远地区中老年人性侵害留守儿童的情况尤为突出,通过案卷查阅、走访、问卷调查,从中发现偏远农村地区的法治教育力量薄弱、覆盖面窄、宣传渠道单一、效果不佳等问题。


(资料图片)

“为解决这些问题,我们创建了特色法治宣传品牌,取名‘萤火虫’。因为‘萤火虫’是象征希望、团结,坚持积微成著,我们期望汇聚法治‘萤火’之光,形成保护未成年人强大合力。”乐至县检察院第五检察部(未成年人刑事检察部)主任付雯向记者介绍道。

目前该院已组建了一支由26名检察官、未检干警、青年干警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,确保法治宣传专业化、规范化。同时,制定了“萤火虫”普法工作机制(试行)以及三个配套实施方案,明确了法治宣传的目标、措施、要求、组织保障。并联合县委政法委、县教体局、县妇联等部门开展有针对性、精准化的法治巡讲活动,推动建立学校、家长、政府、司法机关“四位一体”犯罪预防模式,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。

“我们结合地区办案实际,从大数据分析中确定宣传侧重点,确定了以‘未成年人常见犯罪’‘防校园欺凌’‘预防性侵’‘拒绝毒品’‘网络安全’等五大宣传主题。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向民众普及有关民法典、防电诈、防养老诈骗等法律知识,以服务群众法律需求。”付雯表示。

利用小广播宣传法律知识

为确保宣传地域均衡,该院扩大了农村偏远地区、留守儿童集中地区的法治宣传,组织开展了“等你回家”“有我陪伴·你不孤单”等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法治宣传活动,将亲子活动、普法表演、互动问答等形式有机结合,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法律熏陶。在宣传内容上该院注重对偏远地区教职工、家长、社区网格员的法治教育能力培养,带动家长、社区网格员一同提升法治意识及保护未成年人能力。

为提升法治宣传效果。该院将传统与现代宣传模式相结合,以小广播、小专栏、小剧场、小测试、小礼品为载体,打造接地气、强趣味、求实效的“萤火虫”法治宣传新模式。充分利用“两微一端”等新媒体平台,制作H5新媒体宣传资料在微信公众号发布,向公众分享普法小知识,扩大宣传覆盖面。

目前,该院已精心制作推出“萤火虫”普法“小广播”23期,在全县66个乡镇、社区常态化播放,23个部门进行新媒体推送;在全县108所中小学设置“萤火虫”法治宣传专栏,定期更换宣传主题,帮助师生更好地学法用法现,目前已更换第三版专栏;在法治宣讲中增设“小剧场”,通过录制视频课、编排情景剧、拍手操等,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法律知识;在法治宣传活动中设置法律小测试,现场检验学生学法用法能力;定制印有“萤火虫”法治宣传logo的小礼品,让法治宣传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深入人心。

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

“今年我们将在原有‘五个小’宣传形式上深化推出‘六个一’宣传新模式。一是举办一场法治实践活动。联合团县委、县教体局在全县开展‘青少年模拟法庭’进校园专题法治教育活动。二是制作一部精良微电影/微视频。以未检履职为切入,挖掘优秀素材,拍摄质量高的微影频,讲好新时代检察故事。三是打造一系列‘萤火虫’校园小广播。与县教体局会签‘萤火虫’校园小广播实施方案,由学生、教师参与自创并录制‘萤火虫’小广播,进行校园推广宣传,提升师生参与普法的积极性。四是吸纳一批‘萤火虫’宣讲员。将‘萤火虫’校园普法融入教职员工赛课活动,评选出一批优秀法治课稿、宣讲员,鼓励优秀宣讲员带动教职员工推广‘萤火虫’法治宣讲。五是延展校园普法小专栏形式,拓展网络宣传,在微信公众号开设‘萤火虫’法治宣传专栏。六是建立一套法治教育基地配套工作方案。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机构队伍方案、基地预约接待方案、管理维护方案等,确保基地顺利运行。”付雯说。

走进大佛镇开展“等你回家”专题宣传活动

据了解,从2020年至今,“萤火虫”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学校、乡村、社区等开展“萤火虫”法治巡讲共90余场,受众3万余人次,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3万余份,本县域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连续下降至个位数,法治宣传取得良好效果。目前,该院正积极打造乐至县未成年人检察中心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,“萤火虫”法治宣传品牌建设将借此机会积极探索创新宣传形式,打造出“萤火虫”普法样本,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,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普法产品。

(四川经济网记者 汤斌 文/图)

标签: 未成年人 实施方案 宣传资料

Copyright ©  2015-2023 港澳兽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