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综合 > > 正文

环球热门:2008年汶川地震后,北京晚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:震区走笔“吊瓶男孩”结厚缘

发布日期:2023-03-16 14:48:39 来源:北京晚报 分享

瞬间

2008年5月12日,四川汶川发生8.0级特大地震。瞬时间,天地痉挛,满目疮痍。北京晚报第一时间派出多名记者前往震区,向人们发回了诸多灾区前线的消息。关注救援和重建动态、记录灾区民众生活,在前线奔波的每一天,晚报记者的真情报道温暖着人心。

2011年初,李阳一家人在北川新家前留下了一张全家福。甘南 摄

一堆残垣碎壁中,一个男孩艰难探出脖子,虚弱地睁开眼睛,嘴巴微微张开。他的身旁,另一位男生一只手托举着吊瓶,一只手急切地招呼着远处的医护和救援人员。在他们身后,几名武警战士正在抓紧救援……2008年5月13日一早发生的这一幕,被记者拍下,感动了众人。当天,《北京晚报》头版就刊发了这张震撼人心的照片。晚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,前往震区报道灾区情况。功夫不负有心人!晚报记者发回《手托吊瓶的男孩找到了》的报道。


(资料图)

回想起当初的场景,今年32岁的“吊瓶男孩”李阳记忆犹新。“地震发生时我不在学校,躲过了。被压在水泥板下的,是我的同班同学廖波,我们之前经常一起打球。”李阳说,廖波在5月12日下午就被救援人员找到了,但一时还未能完全救出。13日早上6点多,他在现场看望廖波,并帮助托举着吊瓶,“中间换了好几次手,不断鼓励我‘最好的兄弟’,一定要坚持住!”

晚报记者找到“吊瓶男孩”时,他正在临时选址的长虹培训中心复课学习。李阳说,记者在和他采访沟通时“很细心、温暖”,这让李阳产生了好感和信任。而且,记者还在人生地不熟的绵阳街头寻觅店铺,买了一套衣服送给李阳,“一件白色的T恤,一条黑色的裤子。”“心里很温暖,到现在都还在家里保留着。”

除了记录灾区情况,留下历史底稿之外,晚报还发挥自身优势,结合灾区人民实际需要,以温情和真情温暖灾区群众。2008年5月24日起,晚报美食周刊开始陆续组织京城厨师团到灾区为灾区人民做饭。在15天的救灾工作中,厨师们每天为7000余名受灾群众解决了吃饭问题。此外,晚报美食周刊还募集了260余万元善款捐献给灾区。

“吊瓶男孩”李阳在当时受到了各界巨大关注。晚报领导和同事担心李阳承受的压力太大,在考虑情况和征求他意见后,为其争取到北京十一学校上学的机会,帮助他度过了一段平静、踏实的时光。此后,他顺利升入上海交通大学就读,并在大三时参军入伍两年,于2016年开始回到家乡绵阳参加工作。

震后的十多年,每当有晚报记者前往震区采访,李阳都会力所能及提供帮助。“感恩”是他口中提及最多的词汇。李阳于去年被单位借调到北京工作。而廖波,也在四川成家立业,平静生活。当初的兄弟和同学,至今也保持着联系。李阳直言晚报给他的帮助很大。“这样的情谊就像家人和长辈的关怀一样,终生难忘”。

瞬间讲述人

李阳

其实这些年,我被《北京晚报》报道过很多次。地震救援中“吊瓶男孩”那张图片,开启了我和晚报的一生情缘。后来,晚报的记者也采访过我和廖波在北京重逢、和家人搬进新家以及汶川地震十周年等等。这些报纸我一直都珍藏着,是我们情缘的见证。

晚报记者给我的印象,除了专业之外,还有充满人性的关怀。2008年,我只有17岁。从未去过什么大城市。对于即将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,晚报的领导和同事,给予了很多帮助。有学习生活上的,还有心理和情感方面的。可以说,晚报是一路教育我也小心翼翼保护着我,我要铭记和北京晚报的缘分。

十多年了,我一直和晚报保持着联系。谁承想,兜兜转转,如今我又来到了北京工作。这是一种多么特别的缘分!祝福《北京晚报》越办越好!

(原标题:震区走笔“吊瓶男孩”结厚缘)

本报记者 李松林

流程编辑:u008

版权说明: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、图片、图表、漫画、视频等内容。未经许可即使用,或以此盈利的,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,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联系方式:takefoto@vip.sina.com

标签:

Copyright ©  2015-2023 港澳兽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